您所在的位置:e-works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

马兆林:IT文化悟道者

发表时间:2013/4/12 来源:CIO时代网
再上征程 享受“IT即服务”


    聊天的话题有些发散,直到我把他拉回到现实中的另一身份——安邦保险集团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谐健康险)IT负责人。


    “获得这份工作得益于我在昆仑的工作经验。因为健康险业务特点有别于其他寿险业务,需要更专业化的管理,所以机缘巧合下,我也迈上了新的台阶。”马兆林向我介绍和谐健康险的发展历程:“2011年,安邦集团收购了瑞福德,将集团特色文化注入其中,成立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和谐健康险总部迁至西部金融城市成都,旗下的六家分公司覆盖上海、北京、四川等地,主要为民众提供包括医疗、失能、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健康保障。”


    从安邦集团的角度看,和谐健康险是其下一家较新的法人主体公司。马兆林用“夯实基础”来描述现阶段信息技术部的工作现状。


    “一方面,从瑞福德那边接过来的核心业务系统需要逐步熟悉;另一方面,和谐健康险的技术部在成都,而安邦集团总部IT在北京,前后端IT不在一个物理空间,需要投入相当沟通磨合过程;第三个方面,也是新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IT较低的成熟度与业务的不断发展难以匹配与调适的问题。IT基础较弱,而业务需求又是客观存在的。”马兆林坦言压力的存在。


    面对压力,他并不畏惧。“原因很简单,相比其他行业,金融企业的知识管理做得更为出色。因为没有厂房设备,支撑金融机构运营的永远是知识资产。”马兆林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和谐健康险采用集团IT垂直管理模式,主体公司IT部门负责前端应用需求的收集和IT系统应用运营维护;集团公司IT则以应用研发为核心。前端IT部必须在集团统一的技术规范管理要求下,规范需求的分析、规划与提交。一句话,前端IT可以千变万化,但知识的沉淀是在集团后端。”马兆林总结道。


    集团IT垂直管理模式能为硬件、人力及管理投入带来很大节约。“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知识管理固化我们的业务处理流程及规章制度后,即便前端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也不会影响业务正常开展,降低用户体验。”马兆林补充道。


    “为客户提供更佳用户体验乃至360度随时可感知的客户服务的诉求,在保险业内从未停止。”马兆林为我列举出示例:“安邦保险推出的移动查勘业务就是典型代表。当某事故发生后,从查勘员定位出险车辆,到调度派工,再到使用移动手机现场查勘,将信息同步上传至总公司审核平台,最终审核平台处理案件,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大大缩短了理赔时间,利用移动互联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我们是在与时间竞速,不断完善保险服务。”马兆林笑言:“而其背后的核心是IT,是IT对业务的价值贡献。需要前端精准把握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才能为‘IT即服务’落下最好的注解。”


    就在不久前,由马兆林创立的悟道IT项目管理实践研究网联合CIIM云计算应用联合实验室发起的云计算开发小组,将第五站落地沙龙引入了北大静园。在这里,理论学者与实践专家共同就“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展开交流互动与思维碰撞。

\

    悟道IT项目管理实践研究网联合云计算开放小组举办“云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主题沙龙合影
 

    “云计算让‘IT即服务’的实现离我们更近,而探索如何通过私有云、大数据等热点技术,让金融行业用户能够按需选择技术和服务来管理金融业务的服务模式,会是我接下来关注并实践的重点。”马兆林这样总结。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他看似温和的表情中始终隐藏坚定。


    有时,他会因协调公益沙龙讲师、设备、场地等问题而煎熬烦恼;有时,他会因收获课堂学术交流的乐趣、认可和成果而满眼欣喜。对待学员,他是耐心的,他会娓娓道来项目经理在IT职业发展历程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对待工作,他是尽职的,他会不遗余力地关注前端业务的发展,将在多年项目经验中积累的洞察、沟通、协调及组织能力发挥至极致,贴合服务前端,希望借IT撬动业务创新。


    面对质疑与不解,他深知:“甘甜或是苦涩,不同的滋味只有尝过才知。”他只为自己认定的目标而努力。“IT管理的悟性和才能并非人人具备。浮躁的IT圈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最佳实践的沉淀。”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乐于当个“解惑者”。


    不管是“IT公益分享达人”,还是“全国性金融机构IT负责人”,称谓与头衔背后,才是他理想的样子:在平凡的IT管理工作中挖掘新价值,在思辩的沙龙研讨互动中收获知识的力量。


责任编辑:陶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