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e-works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

马兆林:IT文化悟道者

发表时间:2013/4/12 来源:CIO时代网
邂逅三尺讲台


    在圈子里,很多IT项目管理从业者都知道马兆林,都或多或少地向他求解过项目管理中的困与难。“是因为我的IT职业经历吧。”当被问及获得同业认可的原因,马兆林笑言:“我有甲乙方公司不同的从业背景,看待项目管理中问题的角度也许更为全面。


    马兆林并不吝于分享,他乐于将自己多年的经验转换为项目管理最佳实践,与更多有志于此的从业者交流、探讨。


    因此,他也多了个外号——“IT公益分享达人”。


    “IT人的职业发展一般遵循这样一个轨迹:从普通的程序员到开始参与并独立支撑一个项目的规划、推进与实施,需要磨砺多年才能成为IT管理者。而从程序员到管理者的跨越,需要开发人员克服普遍存在的几个弱点:提高职场软技能——情商管理,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加强管理能力的塑造。”马兆林侃侃而谈,“程序员要谋求再发展,我建议可以以项目实施经理职位角色为跳板,因为这个职位需要具备合理匹配管理人、财、物等资源能力,以及带领IT团队的能力,有了这些积累,成为IT部门主管也会水到渠成。”


    “因此我希望通过公益的方式,将我工作中的实践最佳经验与更多IT人分享,帮助他们提升个人技能,拓展职业空间。”怀抱这份信念的马兆林,让更多志同道合者站到了他的身边。例如,在圈内已小有名气的ITIL先锋论坛创始人,PMBAR项目管理社区的创始人,北大云计算开发社区小组的创始人等等。


    马兆林向我阐释:“最初的设想很简单,我希望建立一个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分享圈,吸纳资深项目经理参与进来,让他们将工作心得通过公益授课的渠道回馈到IT业。”

\

    马兆林创建的“悟道IT项目管理实践研究网”


    “之所以2011年创建悟道IT项目管理实践研究网,是考虑到分享IT文化并去传承文化需要一个平台支撑。”仿佛意识到我会发问,他已抢先作答。“建站对于IT人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对网站平台定位、核心理念及服务内容的思考与梳理,并且要实现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主要途径就是开展IT项目最佳实践等为主线的地面和语音公益分享沙龙”


    在昆仑健康险积累的中医理论和业务经验,在马兆林看来,成为今日孕育他创立公益平台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亚健康族群的职业分类中,IT行业的占比很高。关注IT人成长,应从关注IT人健康开始。”他显得有些兴奋与激动:“IT人健康文化应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核心,涵盖生理、心理两方面,以及能够面对压力、提升技能的自我调适能力。”


    于是,马兆林有了这样一番总结:“对IT人而言,认识到健康重要性的过程也像是理论到践行的过程,是个逐步悟道的过程——悟IT项目管理之道,悟IT文化之道。”他所创立的悟道IT项目管理实践研究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既是项目管理科学研究、实践分享的交流圈,也是培养IT人健康意识、张扬IT人文化风采的个性舞台。


    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马兆林向我展示5ipm站点内容。在网页上,我看到了马兆林所阐释的IT文化理念——“健康、文化、使命、创新”。此外,网站还收录了很多针对IT人群提供的IT人健康行为研究报告及职业发展建议等实用参考信息,并且在线开放了一套基于IT项目管理中不同角色提供系统评估的在线评估软件。


    他像个追梦人,寻找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多可能性。或许是着迷于交互分享的可贵品质,2012年,马兆林奔走南北,他筹办“IT悟道之道”主题系列沙龙在北京等地举办了五站,相继迈入了知名院校,走进了一些知名IT企业,反响热烈的同时,他作为沙龙核心讲师,也在有条不紊地完成着“传道、授业、解惑”一系列动作。


    马兆林倡导的公益沙龙活动面向希望加强需求开发与管理能力的软件开发人员及需要了解软件设计全过程的项目经理。他会根据IT人关注的热点技术或难点问题来确定培训主题,并对沙龙培训内容进行难度分类,邀请项目管理领域的技术大拿、管理专家,来此平台分享知识与经验。“在三尺讲台之后为IT学员带来生动课程,助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这一过程中,我很享受。”马兆林直言不讳。

责任编辑:陶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