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期的重要讯息。
2024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 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制造业增长6.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8.9%。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2%、14.2%。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制造业占我国出口总值达98.9%。
全球灯塔网络迎来17位新成员
2025年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WEF)&麦肯锡公布2025年全球灯塔网络新成员。据统计,这已经是第13批次的评选,本次共评选了18家灯塔工厂。其中,有一家(施耐德电气-无锡)在2021年已入选过单一工厂灯塔,本次再度入选可持续灯塔。所以,全球灯塔网络的新成员是17家,新成员中有7家工厂坐落在中国。至此,全球灯塔网络189个成员中,总计有79家在中国。
苹果、阿里巴巴和Synopsys加入UAlink联盟,挑战英伟达NVLink领导地位
1月14日,UALink联盟宣布阿里云、苹果和新思科技三大巨头加入董事会。UALink联盟于2024年10月成立,旨在定义高速、低延迟的互联规范以挑战英伟达NVLink的领导地位。UALink 1.0规范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可支持AI Pod内1024个加速器的每通道高达200Gbps的扩展连接。新成员的加入使UALink技术获更广泛支持,有望加速其在AI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各方成员均表示将积极贡献,共同推动AI基础设施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
无锡,诞生今年首个超级独角兽
1月14日消息,盛合晶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近日完成7亿美元定向融资,投资方包括无锡和上海两地国资及社保基金、国寿股权投资、Golden Link等。公司早年由中芯国际和长电科技联合成立,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致力于12英寸中段凸块和硅片级先进封装的企业,2021年独立发展后成为现象级独角兽。此次融资将助力其超高密度三维多芯片互联集成加工项目建设,公司也在推进IPO进程。
国产GPU要上市,创始团队中多人来自AMD
1月15日消息,近日,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拟A股IPO。沐曦集成成立于2020年,其创始团队包括多位前AMD员工,核心成员GPU研发经验丰富,打造全栈GPU芯片产品。其于2023年完成关键芯片功能测试与平台基础测试,2024年交付9大算力集群。
英特尔再度分拆,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竞争力
1月15日消息,近日,英特尔计划将英特尔投资分拆为独立公司,这是其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决策的市场化。2023年英特尔股价表现不佳,市值大幅蒸发,且在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份额下滑,新管理层面临巨大压力,除英特尔投资外,还计划分拆FPGA业务Altera上市。英特尔虽已将代工业务独立,但发展面临挑战,在芯片制造工艺和AI芯片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资本市场对其重组计划反应谨慎,市场期待更多实质性进展。
联想生产下线首只六足机器人,正式迈入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
1月16日消息,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1月13日11点30分生产下线了一台六足机器人。伴随它在合肥产业基地成功下线,也标志着联想集团在自有制造基地实现自研机器人制造。这款六足机器人在2024年4月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就曾亮相,当时它背着一台AI PC走上舞台中央,与AI PC共同发布。此后,联想上海研究院与合肥产业基地共同研发、设计、制造,最终实现了规模制造。联想集团介绍称,晨星IS足式机器人采用六足构型,可以适应各种地形,包括碎石、积水、苔藓复杂地形,上下楼梯、斜坡,室内室外全地形覆盖。
用友再入选Gartner®魔力象限
近日,Gartner发布2024年《Midmarket Context: 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ERP for Service-Centric Enterprises》(中型企业市场:面向服务导向型企业ERP云魔力象限),用友成功入围该魔力象限报告,并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厂商。
珞石携手佳斯科、合创视达合资成立珞科达,开创汽车产业智能化新征程
1月15日消息,近日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佳斯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以及成都合创视达科技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共同成立了重庆珞科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旨在汽车市场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以汽车主机厂、汽车动力系统以及汽车零部件等为核心业务,全力赋能汽车全产业链智造升级。值得关注的是,佳斯科是赛力斯官方指定设备服务商,已成功服务于赛力斯包括超级工厂在内的所有核心工厂。合创视达是赛力斯核心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在汽车行业的机器视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珞石机器人不仅成功进驻小米汽车总装车间,还正在为赛力斯汽车的焊装车间提供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化解决方案。
帆软2024年销售额达15.7亿 同比增长7.5%
2025年1月13日消息,帆软2024年销售额15.7亿,同比增长7.5%,累计合作客户突破36000家,500强企业合作359家,连续八年中国BI市场占有率第一。
英特仿真发布INTESIM7.0
1月15日消息,英特仿真INTESIM7.0发布会及公司十五周年年会成功举办,吸引了行业专家、高校及企业代表等嘉宾的参与。在发布会上,英特仿真创始人张群博士回顾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INTESIM7.0的两款新品及多款产品的功能升级。包括建模与可视化平台、通用结构分析软件等在内的多款产品均取得了重大突破。INTESIM7.0的成功发布,展现了英特仿真在CAE软件研发上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积累。
美国首个全球AI出口管制出台,全面发布芯片禁令
1月13日,拜登政府在卸任前一周发布了美国史上首个全球AI出口管制规则。该规则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级管控,Tier 1的美国及其18个盟友基本不受限制,Tier 2的国家和地区面临总算力限制,Tier 3的国家和地区则被全面禁止进口芯片。新规还对AI模型的参数权重进行管控,并建立了数据中心特殊认证系统和许可证例外情况。然而,此规定引发了欧盟等盟国的不满和美国企业的抗议,英伟达称其将扼杀创新并削弱美国竞争力。
美国又拉黑25家中企!将大模型、AI芯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1月15日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新规,以涉军等多项理由,将25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其中包括领先的大模型公司智谱未来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同时,BIS新规更新先进计算半导体出口管制,加强对中国高端芯片限制,列出“经批准”的芯片设计公司和OSAT供应商名单及相关条件。
半导体重大并购!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1月14日晚间,慈星股份发布停牌公告,称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慈星股份与武汉敏声自2021年合作,现持有其9.4%股权。武汉敏声专注射频滤波器等研发生产,估值近30亿,其产能预计2026年达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此次重组尚不确定,预计2月6日前披露相关信息,重组若成功,有望拓展慈星股份半导体业务布局。
半导体设备巨头,建设西南总部!
1月15日,中微公司发布公告重磅宣布,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司拟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成都)有限公司,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2025年至2030年期间,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项目占地约50亩。项目计划于2025年动工,2027年投产。
LG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今年拟推出订阅制AI智能体用作基础模型
1月13日消息,据韩国经济日报当地时间9日报道,LG电子通过推出自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正式向在AI机器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对手们发起挑战。LG电子首席执行官赵周完在CES 2025展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机器人无疑是未来人类的关键,(LG电子)正在开发面向家庭的人形机器人,站在机器人研发的前沿。”此外,LG电子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推动AI技术创新,开发包括Q9在内的智能体,适用于家庭、车辆、酒店和办公室等多种环境。
阿里巴巴等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星动纪元
1月15日,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优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874.8万人民币增至约1095.9万人民币,同时部分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官网显示,星动纪元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也是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主要研发具身智能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去年,阿里巴巴参与了星动纪元的Pre-A轮融资。
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
1月15日,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制造场景的测试验证及技术创新等工作,积极推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富士康智能制造场景的实际应用。目前,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在富士康位于深圳龙华的工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训工作,成功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可行性。第二阶段,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富士康河南郑州车厂实训。
凯尔达&镜识科技发布四足机器人“黑豹Ⅱ”新品
1月13日,由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凯尔达正式发布四足机器人“黑豹Ⅱ”。它形似“机器猛兽”,整体重量为38kg、站立高度0.63m,身披科技感十足的“战甲”,俨然一副短跑健将的气势,速度可达到10米/秒。据介绍,接下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理解机器人和生物之间的差距,实现追赶、甚至是超越生物机动性,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跃进。
天创机器人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1月16日消息,天创机器人近期发布了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据介绍,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具备防爆认证,在工业危险环境下的可作业机器人,也是天创机器人在工业智能运维领域构建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闭环的重要基础。它基于人形双臂、大负载移动平台等模块化设计,面向工业复杂危险场景提供接触式多类别作业解决方案。
思看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3D扫描第一股
2025年1月15日,思看科技(股票代码:688583)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标志着3D扫描领域迎来了首家上市公司。思看科技是国内第一家开展便携式三维检测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并是全球第二家、国内第一家成功研发并推出手持激光三维扫描仪产品的企业,率先打破了国内高精度工业三维数字化技术领域海外产品垄断局面。
Martin Heinz担任iTAC新任CEO
MES/MOM供应商iTAC正式任命Martin Heinz先生从2025年1月1日起担任CEO一职。这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自2003年便加入iTAC,并从2020年起成为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 Heinz和首席财务官Andreas Eckert现已成为公司的董事局代表,原担任此职务的Peter Bollinger先生已卸任。
中控技术与华泰永创签订智慧焦化战略合作协议
1月13日,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智慧焦化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焦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焦化工厂建设”领域达成合作,正式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此次将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5T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旨在提高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涵,共同打造焦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工厂建设的最佳实践及解决方案,并共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
横河电机与大宇宙达成战略合作
1月14日消息,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与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于1月9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MOU),携手开启智能制造领域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大宇宙集团是日本知名上市公司transcosmos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软件开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大数据分析、AI人工智能、HelpDesk等IT相关支撑服务。双方将在建立定期技术交流机制、联合开发针对不同制造业场景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同开展智能产业准备指数(SIRI)评估员认证资格培养、携手开拓智能制造市场等多个层面展开紧密合作。
CAxWorks.PreSys 2025 R1新版本发布,赋能多领域工程仿真
1月16日消息,戴西(上海)软件有限公司发布了CAxWorks.PreSys 2025 R1新版本,这是一款通用前后处理软件。新版本在全面更新与修复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厂商研发需求增加了一系列实用功能。PreSys作为CAxWorks仿真工具软件基础平台,具备多种CAD、CAE接口并适配多种求解器,在航空航天、车辆轨道工程、机械工程等多领域广泛应用。此次迭代亮点包括增加快捷菜单等功能,在前处理、数据接口、几何、网格等方面核心功能也有提升,有助于用户在产品研发中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65亿元!香港首座晶圆厂落地
1月15日消息,近日,香港首个半导体晶圆厂项目落地。杰立方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与香港工业总会在大湾区高峰论坛上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香港建设首座晶圆厂,预计总投资约69亿港元,计划2026年投产,达产后年产24万片晶圆,可满足150万辆新能源车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