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是最大的野心家,股市投资者要买的就是它的野心。 李开复博士的跳槽把微软和Google的对立关系摆在了桌面上。 在去年上市前的一次公司聚会中,Google员工群情激奋,甚至有人喊出购并微软的口号。但那时人们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时隔一年,在今年7月底结束的微软全球销售大会上,鲍尔默面对台下近万名微软全球销售精英喊到:“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万名员工齐声高呼“Google!Linux!”,此时此刻,人们已经从这万人齐呼中听到微软对Google敲响的隆隆的战鼓声。 如果说微软目前正在全球进行的是一场操作系统层面上与Linux水火不容的持久战,那么现在,在这个海量信息时代,微软所面临的下一场战争就是与Google的角量。 李开复的跳槽点燃了微软和Google日益对立的导火索。李开复是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的权威专家,任职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曾负责微软MSN网上搜索技术的发展,这个部门不久前还推出了基于MSN的搜索服务。 据悉,2005年6月份美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名中的前三名依然是Google、雅虎和微软的MSN,分别是36.9%、30.4%、15.7%。,Google的搜索量增长了36%,这个数字超过了雅虎的32%增长幅度,但低于MSN的增长幅度42%。 一个成立才7年、员工人数仅3000人的Google,却拥有高达860亿美元的市值,仅靠搜索引擎这一核心业务根本无法让美国股市的投资者买单。 唐骏认为,Google未来会做四大主项:桌面搜索,使其可以控制计算机的桌面,而现在控制桌面的是微软;相当于操作系统的外挂,类似于插件,会让任何操作系统包括微软的劲敌Linux上都可能会出现Google;进入企业级的邮件系统,直接与微软的EXCHAGE邮件系统进行竞争;Google未来还可能会做类似于微软OFFICE的软件。 由此看来,微软针对Google的下一场战争将是全方位的博弈。著名博客洪波甚至指出,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当我们几乎所有的信息、服务以及大量的事务处理工作,全部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或者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时候,终端使用何种操作系统,甚至使用何种终端,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意义。新的互联时代只要一个浏览器,而这个浏览器是运行在Windows、Linux还是Symbian上完全不重要,而微软显然不希望浏览器的重要性超过操作系统。 据悉,在目前的搜索服务大战中,Google近日又推出了“Google Earth”,以应战微软MSN 的“Virtual Earth ”测试网站。其实,从2003年Google开始和微软争夺人才那天起, Google与微软的战争早已开始。 目前,Google的核心业务是页面搜索,但它从2003年起就一直招聘与搜索引擎技术无关而与微软息息相关的研发工程人员。其实,Google是最大的野心家,股市投资者要买的就是它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