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液晶巨头之一的台湾唯冠集团计划在汉投资1200万美元生产液晶显示器时,许多落户沿海的台资企业疑问:“武汉有什么?”
唯冠认为武汉的地理、人才优势明显,生产成本低,是适合从事制造业的区域之一。
去年9月,其在汉合资企业———武汉恒冠公司正式投产。同年12月,唯冠更宣布将其显示器品牌EMC转到武汉恒冠旗下,EMC总部也从东莞迁至武汉。
武汉恒冠总经理张斯鹏说,该公司将成为唯冠IT产业在大陆的生产、销售基地,未来还将成为向美国外销的基地。 无独有偶,台湾统一集团在汉企业———武汉统一公司总经理吴福章也表示,在增资2亿元新上饮料、包装生产线及乳品生产项目后,武汉统一将成为统一集团在大陆的半成品加工中心。 去年的引进外资情况分析表明,武汉正成为外商投资制造业的集中区域之一。2001年,该市新批合同外资额15.38亿美元。其中,生产性项目7.1亿美元,占比达49.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去年第二届武博会期间,摩托罗拉公司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汽车通讯及车载GPS定位和信息服务核心芯片技术的产品应用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全球500强企业把核心技术放在武汉,十分罕见。
同时,受“武汉·中国光谷”吸引,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康宁、惠普和芬兰诺基亚等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在汉投资。而尚未入局的德国奔驰公司、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加拿大JNE公司、新加坡淡马锡集团等知名企业也不甘落后,相继派员来汉考察。 在武汉制造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百威、统一等食品、饮料名闻全国后,下一步很可能是“武汉制造”的电子、通讯、IT等高科技产品风靡海内外。
省委常委、武汉市代市长周济认为,世界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而武汉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从品牌效应、后期滚动投资以及加入全球供应链的角度考虑,这些投入将产生几十倍、几百倍的连带效益,将使“武汉造”重新在国内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知名企业的落户,还将带动周边零部件等配套厂家的出现。
据介绍,“十五”期间,武汉市将倾力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以轿车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等“五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