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定位航空服务航空--访ANSYS中国公司总经理

2003/4/5    来源:产经网-中国航空报    分享
    日前,记者采访了ANSY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国明。张先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工学院后又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计算力学硕士,1993~1995年在美国IMAG公司任ANSYS产品经理,1996年2月开始在“ANSYS中国”工作至今。他对做计算机工程应用软件情有独钟。
    业内人士都非常熟悉ANSYS公司。它是一家致力于CAE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通过CAE技术帮助企业优化设计流程的专业化软件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70年,总部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ANSYS灵活、开放的解决方案为概念设计到最终测试的设计全过程提供了有效的CAE协同环境,使客户可以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大规模采用CAE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CAE技术对设计流程的优化,从而大幅度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费用,提高设计质量。
    多年来,为满足企业急需功能强大的虚拟样机仿真工具、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CAE全线解决方案、优化设计流程的需求,ANSYS公司以销售额20%以上的经费投入研发,分别以多物理场仿真、前期CAE工具、协同CAE环境等技术满足企业界对CAE技术的需求。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及周到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自1999年至今,ANSYS公司连续3年被《商务周刊》评为“Top100GrowthCompanies”,并被《工业周刊》评为“TechnicalLeader”,在全球“财富100”中有84个选中ANSYS为其CAE解决方案。
    1996年2月,ANSYS公司在北京开设了第一个驻华办事机构。近年来,随着公司在中国业务的不断拓展,相继成立了成都、上海、广州办事处和一家独资公司“安世软件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15个技术支持中心,60多名员工当中半数以上为技术支持人员。ANSYS在中国拥有600多家商业用户和500家高校用户,用户总数超过1200家。其中,集团用户分布在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1994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ANSYS从初创时期完全专注技术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完全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公司发展速度,经营业绩逐年攀升。8年来,该公司一直活跃在CAD/CAE领域,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专注本行,稳步发展”。张国明总经理说:“我们不想涉足那些不熟悉的领域,我们专注的是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
    据张国明总经理介绍,90年代初以来,CAD/CAE行业随着计算机信息化产业的大并购、大重组,其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形成了目前几大主流计算机软件系列。公司发展得益于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公司在实施并购时总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绝不盲目并购,偏离CAE的方向和道路。心无旁骛,执着专一,使得公司能够专注本行业的新技术,全力以赴地打造自己的主导产品和品牌,从而保持了良好的竞争状态及优良、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特色。目前GE、普惠、罗·罗、霍尼维尔等世界著名航空企业都把ANSYS公司的产品作为他们发动机的规范软件来使用。
    当记者问及公司如何致力于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引进中国航空工业时,张国明总经理认为,中国航空工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广阔市场,谁都不可能不注意这一市场。我国航空工业系统内有众多ANSYS公司的用户,其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几家研究机构及企业用户。多年来,ANSYS公司一直面向航空工业和航空科教领域,通过市场调查,并与航空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交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市场和用户需要的专用计算机软件,不但覆盖了发动机技术研究领域,而且延伸到机身应用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公司针对航空市场做了大量研发工作,进行了大量投入,为用户推出了多种新的解决方案。“我们愿把那些最先进、最尖端的实用技术介绍到中国航空工业,帮助用户运用CAD/CAE技术解决科研、生产、工程、试验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张国明总经理强调,对于ANSYS公司来说,选择一家以服务为主、产品互补、理念相近并对本专业、本行业有深刻理解、具有很浓厚航空背景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去年,ANSYS公司与致力于航空信息化产业的金航数码公司接触后一拍即合,携手合作。他说:“这一合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工作中的盲目性,特别是一些不必要的摸索,使我们尽量少走弯路,尽快贴近市场、深入用户、专注航空,在最短时间内确认用户的迫切需求,以不同的工程技术力量更好地为航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我们手中有自己熟悉的软件,我们需要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讲,金航数码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如何在航空工业企业里推进信息化建设进而加快航空工业的发展也是ANSYS公司关注的问题。张国明认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关键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管理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很强的针对性,发展信息化要务实,不能搞“大拨轰”,不宜搞“大而全”,最好是先从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信息化实际上是用计算机的手段去实现管理思想和设计理念。发展信息化要首先抓好人员自身培训和企业技术改造,使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使企业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从事工程制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规范流程,采用信息化管理会使我们的流程运用起来更方便、更快捷。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的流程化、规范化,航空企业是最有条件发展信息化的。    
责任编辑:张宋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