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钢实现集团管理信息化 五年完成“三级跳”
关键字:信息化
“青钢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根本在于‘五个日’管理模式的建立、健全和完善。青岛钢铁集团董事长王玉科认为,青钢扭亏、解困、大发展的过程,恰好自觉实践了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述。
进入2002年后,面对全国冶金企业整体利润下滑近60%的情况,青钢集团却逆势走强: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2.69%;实现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35.37%,企业赢利能力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由1996年的108位上升到今天的前8位,成为青岛市经济增长最快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使青钢这个大型老国有企业焕发青春、充满活力。”回忆青钢起步时的艰辛,王玉科不胜感慨。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和1996年青钢连续两年亏损1.2亿元,对外欠债高达18.6亿元,是山东省最大的亏损大户。
1997年2月,担任青钢总经理后的王玉科审时度势,全面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集团全面实施“五个日”全控联动管理新模式,迅速扭转困难局面,当年就实现赢利1175万元。青钢实施的“五个日”管理,即“日目标、日分析、日考核、日反馈、日工资”。推行“五个日”管理模式后,青钢集团对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配置更加合理,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五个日’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青钢人自己开发的ERP管理软件。管理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科技研发、企业文化等企业核心环节的创新。集团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青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王玉科认为,青钢已经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条件。
为此,他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把青钢建成国内一流钢铁企业;用10年时间,把青钢建设成世界强势钢铁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王玉科规划青钢老厂区在今后几年内将投资25亿元,实施新一轮大型技改项目,到2005年形成年产400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利润12亿元。
进入2002年后,面对全国冶金企业整体利润下滑近60%的情况,青钢集团却逆势走强: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2.69%;实现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35.37%,企业赢利能力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由1996年的108位上升到今天的前8位,成为青岛市经济增长最快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使青钢这个大型老国有企业焕发青春、充满活力。”回忆青钢起步时的艰辛,王玉科不胜感慨。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和1996年青钢连续两年亏损1.2亿元,对外欠债高达18.6亿元,是山东省最大的亏损大户。
1997年2月,担任青钢总经理后的王玉科审时度势,全面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集团全面实施“五个日”全控联动管理新模式,迅速扭转困难局面,当年就实现赢利1175万元。青钢实施的“五个日”管理,即“日目标、日分析、日考核、日反馈、日工资”。推行“五个日”管理模式后,青钢集团对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配置更加合理,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五个日’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青钢人自己开发的ERP管理软件。管理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科技研发、企业文化等企业核心环节的创新。集团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青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王玉科认为,青钢已经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条件。
为此,他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把青钢建成国内一流钢铁企业;用10年时间,把青钢建设成世界强势钢铁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王玉科规划青钢老厂区在今后几年内将投资25亿元,实施新一轮大型技改项目,到2005年形成年产400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利润12亿元。
责任编辑:木军
相关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