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e-works首页 > 新闻中心 > 软件厂商

神州数码下注赌软件

发表时间:2002/10/27 作者: 李明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扛起软件大旗

    神州数码终于找到方向依托,跳出联想阴影,目标直指软件。
    10月22日,郭为再现钓鱼台国宾馆。当日,神州数码借操办“中国软件行业高层论坛”,正式宣布全面进军软件业,郭为对外公布了一个雄心:“我们希望到2005年的时候,实现软件加服务的收入达到一百亿,纯软件收入达到15亿人民币的规模。”
    去年6月8日,同样也在钓鱼台国宾馆,郭为还踌躇神志地亮相着他那从联想集团分拆出来并独立上市的新团队,失去“联想”母系品牌的郭为,前景一度倍受外界疑虑。
    进军软件业则是神州数码的一大突破,一种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软件有形产品,神州数码品牌将不再是一个空指。
    与联想集团分离后,郭为手上拿到的业务有80%以上都来自分销,代理其他公司产品难以实现品牌经营。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个企业最终剩下的核心价值就是品牌,品牌无法体现,企业的前途无法保证。外界早期不看好郭为的一个原因正在于此,这也是扬元庆优越于郭为的重要一点。即使现在,分销依然是神州数码三大业务的最大部分,分销是神州数码难以割舍的,但它却不能阻止神州数码真正品牌发展的方向。
    郭为决心已下,立誓打造中国第一应用软件品牌。其依据来自对中国软件业格局的估计:“今天中国纯利润超过两千万的软件企业,可能只有三四家,不会超过五家。”
    制定软件战略,对郭为又何尝不是一个策略?联想分拆前,郭为与扬元庆曾有一项君子协定:一年内相互不进行直接竞争。此时一年已过,谁也不能保证“大联想”下的两个兄弟在软件领域不会正面冲突。
    此次,郭为把软件的筹码摆出,未来扬郭较量的天平必然会重新摇动。

    再造一个联想

    “我们为自己面对2005年制订了一个‘再造一个联想’的目标。”18日,神州数码成立软件公司当日,郭为誓言。在大联想框架下,扬元庆把“联想”的品牌朝着硬件的方向迈进时,郭为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软件进行突破。
    “什么是信息化的灵魂?我们认为是软件。过去十几年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极大制约了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一年后的郭为已对软件足够信任,而扬元庆执掌的联想继续不变硬件方向,不但继续扩大着PC业务,而且还卖起了手机,2002年杨元庆重点拓展的三大业务中,信息终端产品被列入了第一大类,包括掌上电脑、移动电话、PC外部设备等。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9月份柳传志视察深圳神州数码,曾这样评价郭扬二人:在战略规划上,联想要向神州数码学习;在战略的推行力度上,神州数码要向联想学习。
    神州数码进军软件的战略显然得到了柳传志的肯定。去年联想分拆时控股公司曾作出这样一个解释:联想电脑继续沿用联想的名称、商标和主体业务(PC生产和销售),做电子商务和集成也都是以硬件为起点和核心,类似IBM;而神州数码是走EDS的路线,瞄准大行业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应用软件开发,目前包括金融、电信、税务等。
    郭为透露,今年12月份神州数码还会成立一家基于电子政务的软件公司。如果算上年初神州数码同台湾鼎新公司成立的ERP公司(神州数码系统管理公司),神州数码今年会成立三家软件公司。“这样基本完成我们在整个软件产业的布局。”郭为说。
    在上面三家公司之中,ERP公司有至少5亿的任务,软件公司则是其中的主力。“2005年要实现的这15个亿,8至10亿以上都要我扛的。”新上任的神州数码软件公司总经理谢耘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这一块业务刚刚做到1个多亿。”据神州数码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所宣布的15亿目标是经过董事会批准,并在香港股市得到许可后披露的数字,“投资人都是要看着的”。
    所有的动作都在围绕“再造一个联想”计划。不止于此,郭为还在动用收购计划快速扩张软件版图,收购“电信、税务和金融领域有开发能力的企业”。六月,神州数码刚刚收购完新龙公司,这是一家在华南地区颇有影响力的金融应用软件公司。不过,这仅仅是郭为2002年两亿港币收购应用软件公司计划的一部分。收购还在继续进行,后备的大资金补充业已到位,除股市可融资外,郭为透露:神州数码“资金贷款至少还有将近20个亿,我现在有36、37个亿的(贷款)额度,我用了十几个亿。......只要有项目随时能拿到钱。”
    “从2001到2002是助跑阶段,2003到2004是起跳阶段。”郭为的收购计划也遵循这一原则:2002年用2个亿收购,2003年4个亿。

    三年百亿赌局

    三年内把软件和服务业务提到100亿?一位业内人士称,郭为做软件只是把以往业务换成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在18日之前,神州数码软件公司的前身还是一个其下属以系统集成业务为主的事业部,而总经理谢耘正是这个事业部的负责人,转变之快使得谢耘还在传递着“老”名片。
    为什么要替换这个系统集成事业部?“系统集成的概念已不能完全公司涵概业务,成立子公司除了财务不独立外,其他经营自主权和效率都会比在事业部下更好。”神州数码品牌推广部的一位人士解释道。
    据谢耘介绍,软件公司只做行业前端应用的纯软件业务,他所要贡献的只是纯软件收入15亿人民币中的一部分。郭为称:“从全球软件产业发展来看,国内软件企业应该发展在高服务含量的应用软件上。”所以,100亿中15亿以外的85亿人民币目标,将由神州数码的软件服务部门来实现,这包括专业培训、IT维护、咨询以及为软件所提供的各种支持。
    由此看来,神州数码软件战略的主要业务额还是来自服务,而扬起软件旗帜的优势在于,虽然神州数码一直倡导“IT服务中国”,但服务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在国内能让客户理解的程度远不如软件,而软件的概念则是清晰的。
    “象思科、SUN、微软这样的认证培训业务一直曾翻倍增长。”神州数码品牌推广部周永先女士向记者介绍,向培训这样的服务不但带来了收入,甚至还招来了新客户。基于此,神州数码要把现在的1000名技术人员的规模扩大,到2005年实现3000名的目标。
    拿服务去赌三年后的85亿,郭为是出于无奈。据统计,93%以上的通用软件(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已被极少数大软件公司所垄断;在应用软件方面,52%以上的分额也已被SAP等国际大公司占有。“软件产业确实存在赢者通吃的局面。”郭为的答案是,在这样一个模式下面,留给神州数码的空间只能在定制软件和垂直应用软件方面。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称,应用软件和信息化业务受宏观经济进程及政策的影响极大,一个公司的目标计划有时改不上政策变化,特别对于行业内的大公司,外部环境对业务的影响将更大。郭为说了一个笑话,即使地皮也影响着神州数码的扩张。“北京的地皮太贵,如果不贵,我就弄一千亩地。”
    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制约着神州数码的软件扩张。“投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做产品还难。我们在2000年就做了很大的储备,可是现在在收购过程当中还是很困难。”郭为言语中不无遗憾之色。尽管他相信“明年完成四个亿(收购)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的软件产业将会面临一次大的洗牌。”
责任编辑:张宋